「東西再好,不用就是垃圾」,這句話是我一輩子的治事格言。
我有位好友,是在20年前紐約新華人城─法拉盛(Flushing)一個不同校際間聯誼晚宴上認識的,當時兩人都是留學生,而今都已是在台灣打拚的「愛台」小子。可能是磁場問題,從認識的第一天起,他就對我行事效率及機智反應相當欣賞;與我相較,在他眼中似乎智慧、外型、反應、機智甚至所讀學校、所獲學位及現實成就都高他一等。
其實他有所不知,他的生活打理模式,才一直是我學習效法的榜樣。因為他將一項我無法做到的人生生活哲理發揮得淋漓盡致─「丟的藝術」。
SARS那段期間,他用少量資金輕取了一間法拍屋,拍定當時,屋內管線外漏、鑿壁缺孔,更烏煙瘴氣、令人難耐。月後,在他小事設計簡單修繕後,成了我眼中的「經典別墅」。帶過不少朋友參觀過此屋,無不為之吸引,它除了有台北總覽、群山遠眺的大景觀大格局外,最主要的是,該屋一塵不染,簡單雅致。
有次拿了一支名筆放在他的筆筒內,他立即取出,即便告訴了他那筆的價值,他仍無動於衷的表示:「用不到」。他將「東西再好,不用就是垃圾」的生活模式表現無遺,無怪乎他屋子是如此的簡單寬敞、清爽優雅。
許多人都有不錯但卻過多的價值商品(如:水晶、琉璃、珠寶…甚至金錢等),但分量一多就必須將如此寶物閒置閣樓,每當清理身邊物時,就會覺得繁雜難理,想讓生活清爽,卻由於這些過多的身邊物而使得生活空間窄小,頓悟其道,不就是「丟」的功夫做得不盡完善嗎?
「丟」,其實是一種頂級的生活藝術。的確,人生苦短,在物資充沛的現代社會裡,不虞匱乏的身邊物,總會造成你生活的負擔,如何秉持「丟的藝術」,是個高技術的人生哲學。
衝衝人生路,要邁步向前行,兩樣東西,你都必須學習丟棄:「身邊物質」及「感情記憶」。「感情記憶」猶勝「身邊物質」是我更想要強調會影響人生向前的一大阻礙。我不鼓勵花太多時間撰寫日記,或說根本就反對讓「感情記憶」原地踏步。美好回憶讓人心醉,憂傷記憶令人心椎,長期沉浸往事,則必陀螺原地打轉,永不向前,甚至志氣毀滅,傷及前程。因此,「感情記憶」配以「身邊物質」,雙丟功夫做得好,人生才得有美妙。
歲末年初,是家家戶戶除舊佈新的日子。何不讓我們共同培養以「丟的藝術」來迎接新來年,丟掉身邊雜物,使生活空間寬敞,丟棄感情記憶,使人生路大步前行。
此書看起來有點偏執狂的味道 - 「與其過著堆積如山的生活,不如卯起來丟個徹底,生活才會清爽。」 但是說來容易,要是丟得下去,早就丟了。所以日本作者辰巳渚,才會寫出這本充滿「操作型定義」的丟東西專書。
隨著經濟成長,每個人都習慣大量生產、大量消費的生活方式。每個人都愛買東西、喜歡收集。這種行為逐漸過分,似乎就有某種程度的偏離軌道。家裡人口或許沒增加,住家卻越買越大,房間越來越多,收納產品越來越精良,為了就是存放那些用不到的東西。無法克制地喜愛嶄新物品,看到更高科技的新產品,就忍不住要買來取代舊的,然而,舊的也沒壞,又丟不下手。
雖然作者是正經八百地撰寫這本書,但因為內容好像窺到常人的隱私,感覺有點搞笑。在此轉載其中一篇之目錄。
【丟東西的十大技巧】
一、 丟東西的時候別看著它
二、 在這種狀況下把東西丟棄 – 作者的意思是說,如果對某樣物品,有著「暫時先收著吧」、「或許哪天還用得到」這一類的念頭,那就還是丟了吧。
三、 超過一定的數量後就把東西丟棄 – 像是衣服、筷子湯匙、馬克杯、醬料包等,要自己預設一個數量,超過就要丟棄。
四、 超過一定時間後就把東西丟棄 – 目錄、指南、磁片、信紙卡片、雜誌等。
五、 定期丟棄東西 – 收據、內衣褲、冰箱上的便條、保證書等。
六、 就算用不完也得丟棄 – 包裝紙、空箱、不好用的化妝品、藥品等。
七、 決定丟棄的準則 – 訂出固定數量、期限、次數等,買了新東西,就把舊的丟掉。
八、 製造多個丟棄廠所
九、 從小地方著手 – 規定「絕對不能堆放東西的場所」,例如:餐桌上。
十、 分配任務,決定由誰來丟棄哪些東西
日本有一本新書《丟棄的藝術》,居然在日本狂銷大賣,發行量接近一百萬本。
這本書告訴讀者的只有兩個字:「扔掉!」
日本婦女最頭痛的就是「收納」的問題。因為日本房子很小,然而大家擁有的東西卻越來越多,這些問題使一億兩千萬的日本人頭疼不已,直到有人勇敢地告訴他們可以扔掉了,所以有人形容這對日本人而言,簡直是哥白尼式翻天覆地的轉變。難怪電視節目紛紛向觀眾推薦這本書,結果竟然成了日本的超級暢銷書。
這本書的作者辰巳渚認為,太多日本人沒有能力做出「扔掉」的決定,於是一直保留著不需要的東西。其實要扔掉的東西,最大宗的是衣服,其次是書籍和雜誌,接著是餐具、玩具、照片、錄影帶及各種紀念品。客觀來看,這都是已經過時,可能永遠再也用不上,然而當事人總是覺得,「還能用就扔掉太可惜了。」
對照我們的人生,是不是也該好好思想如何扔掉一些東西,尤其是面對嶄新一年,我們更要仔細的整理過去,把那些容易纏累我們的事物,諸如:重擔,罪孽,咒詛,捆綁…,一一的扔掉,不要把它們帶到新的一年來。除非扔掉不再適用的陳舊思想以及事物,否則我們無法開始過新的生活。